近几年来,由于新药的开发与应用增多,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占帕金森综合征13%。
引起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 最常见的是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抗精神病药、止吐药);其次是耗竭多巴胺的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血平、降压灵)、哌嗪类钙拮抗剂 (氟桂利嗪、桂利嗪)、抗抑郁药(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等。 抗精神病药物吩噻嗪类药物,其结构含哌嗪基(奋乃静、氟奋乃静) 和含氟元素(三氟丙嗪、三氟拉嗪),易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约占用药人数的60%;含硫元素(氯丙嗪、甲硫达嗪)、短期小剂量诱发锥体外系反应的作用相对较弱,但长期大剂量应用,有30%的患者出现震颤、运动障碍、静坐不能、流涎等反应。 噻吨类药物,其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药相似,吩噻嗪类药第10位氮原子被碳原子取代,其中三氟噻吨诱发帕金森综合征较多见,氯普噻吨较少见。 丁酰苯类药物,含氟及含哌嗪基的氟哌啶醇、三氟哌多较易引起帕金森综合征,但较吩噻嗪类药物轻。 苯甲酰胺衍生物,该类药物临床应用较广泛,因此引起帕金森综合征也较多,其中舒必利、硫必利作为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抑郁和行为异常)常用药,若长期应用或用量过大均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止吐药甲氧氯普胺、西咪替丁、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具有中枢作用,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而具有镇吐作用,长期应用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抗高血压药利血平是从印度萝芙木提取的生物碱,降压灵是中国萝芙木所含的生物总碱,降压作用较利血平弱,两者的结构相似,其药理作用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内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耗竭,因此长期应用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和抑郁症。 哌嗪类钙拮抗剂氟桂利嗪(西比灵)、桂利嗪可阻断ca2+内流,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对血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主治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和脑动脉硬化,同时对内源性多巴胺具有阻滞作用,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后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1987年日本首次报道西比灵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有卒中史者为 50%。 抗抑郁药三环类或四环类抗抑郁药除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系统外,同时作用于多巴胺系统,因此易诱发帕金森综合征,其中异戊噻平的代谢产物7-羟异戊噻平和8-羟异戊噻平对多巴胺受体的阻滞作用较明显,类似氟哌啶醇。 抗心律失常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引起静止性震颤和肌肉强直,这类药物与损害大脑基底部位有关。安搏律定也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更易诱发。 其它二性霉素b、氟尿嘧啶静注后,少数患者出现帕金森综合征。哌替啶类似物四氢吡啶(mptp)也可引起可逆性帕金森综合征,mptp本身无此作用,但在体内被单胺氧化酶-b(mao-b)氧化为具有毒性的吡啶衍生物,损伤黑质。此外,碳酸锂、苯妥英钠也偶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多药联用如舒必利与氟桂利嗪合用更易诱发。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药物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可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或导致多巴胺耗竭的药物均可诱发帕金森综合征。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特点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在症状方面与帕金森病相似,但前者是由于长期应用上述药物的结果,症状多在用药后4 ~6个月出现,但也有短至数天、长达一年的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症状随药物加减而波动,停药后好转,继续用药加重。一旦出现症状,与帕金森病比较,病情发展较快,并逐渐加重,以肌肉强直、运动徐缓明显,静止性震颤较少,但抗抑郁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引起的病例多为静止性震颤。症状多表现为双侧,但个别病例为单侧。抗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治疗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