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就是心脑血管病,又被称为“富贵病”,此病已经涉及全球,并且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灾难。即使心肌梗塞作为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很少见,但是到1940年,冠心病已经成为某些工业化国家和美国的主要死亡原因。由于冠心病的一些类型诊断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常常会用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来代表冠心病的死亡和发病率。其中最常用的是死亡率。 据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一个国家的资料来看,北爱尔兰30-60岁的冠心病死亡率最高,之后是芬兰,日本最底。在美国尽管死亡率比30年前降低了40%,但现在仍是美国疾病死因之首位。1988年美国健康统计中心公布的美国在1987年死亡原因及人数的资料显示,心脏病占死因的35%。然而冠心病占死亡的21.4%是前十位死因之首。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冠心病低发国家,但从80年代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上升。1984年报告,冠心病死亡率:农村为15.6/10万,城市为36.9/10万。1985-1989年由北京市心肺脑血管中心检测表明,由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的48个检测中心里,35-64岁的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中国排列倒数第二。女性为 27/10万,男性冠心病死亡率为49/10万,与死亡率较高的芬兰(男性493/10万,女性63/10万),相差甚远。1986-1990年我国对十组人群冠心病、脑卒中发病、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检测 3819659人群中,急性心肌梗塞女性为200例,男性共发生409例,每年发病率为8~13/10万、10~26/10万。死亡率为2~5/10万、4~11/10万。冠心病死亡人数占总死因的3.72%(女)和4.47%(男)。1996年有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3,其中冠心病占15%,脑血管病占45%。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低,但是脑卒中高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