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血管瘤中最多见的肝良性肿瘤。可以说发生在肝脏的血管瘤几乎全为海绵状血管瘤。1863年Virchow首次报告。该病遍及全世界,尸检中发现率为 0.4%~7.4%,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30~45岁居多,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0.6~10。其发病部 位:据151例资料统计,右肝叶47.20%,左肝叶36.4%,其它如尾、方、副叶11.2%,两肝叶同时受累5.2%。单发性66.4%~90%,多发性10%~33.6%。肝血管瘤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经我院长期临床分析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毛细血管扩张; ②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坏死后的肝组织周围血管充血、扩张、最后形成空泡状; ③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后,致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肝内持续性静脉血淤滞,导致静脉膨大; ④肝内出血、血肿机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扩张; ⑤ 血管发育异常致血管海绵状扩张。 肝血管瘤大小不一,小者常需显微镜下诊断,大者可至盆腔,重达18kg以上。尸检多为1-3cm,但临床所见多较大。常位于右叶,90%为单发。肿瘤呈紫红色或紫蓝色,质多柔软,界清,切面呈网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