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斑狼疮的分类,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时采用的Bundick和Eilis分类法为:
1、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
2、播散性红斑狼疮,又进一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播散性红斑狼疮(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
随着对本病研究的进展和不断深入,以后又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根据皮肤损害性质的不同将本病分为:
1、不全型(顿挫型),
2、慢性盘状干燥型,
3、慢性盘状渗出型,
4、色素增生型,
5、慢性播散型,
6、急性播散型。
而Martin则将本病分成:
1、隐性红斑狼疮,
2、有特异性皮损而无系统症状者,
3、有特异性皮损又有系统症状者,
4、有系统性症状而无特异性皮损者。
Gilliam则不论有没有皮损以外的症状,而按皮损分类:
1、慢性皮肤红斑狼疮(CCLE),细分为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泛发生盘状红斑狼疮;肥厚性盘状红斑狼疮;深部分斑狼疮,
2、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
3、急性红斑狼疮,细分为面(颧)部红斑;面、头皮、颈、上胸、肩臂伸面和手背红斑;大疮性或中毒性表皮枯解样损害。
还有人主张只把红斑狼疮分为两型,即盘状红斑狼疮
实际通过孔氏验方馆的研究观察认为红斑狼疮系同一病谱性疾病,而局限性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只不过是这个病谱的两个极端类型而已,中间有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深部红斑狼疮(LEP)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