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性温,味辛,有散寒温经作用。现代医学认为,生姜的主要成分姜辣素对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脏加快跳动、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从而使全身产生温热的感觉。同时,流到皮肤去的血液增多了,可以促使体表的汗毛孔张开,从汗毛孔渗出来的汗也多了,将一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这大概正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而逐寒邪”的道理,这无疑是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人的寒湿外侵者有温通经脉的作用。 葱白 性温,味辛,能发散寒邪、温通经络。如《别录》载:“葱白治伤寒骨肉痛。”唐·孟诜说它“通关节”。《用药心法》亦载:“通阳气,发散风邪。”明·李时珍认为能“除风湿,身痛麻痹”。元·张元素还说:“葱茎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据现代研究,葱能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循环,更能刺激汗腺,促进发汗作用。所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人受寒初期,食用葱白,最为适宜。 辣椒 性热,味辛,是著名的辛辣刺激性食物。《药性考》载:辣椒“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药检》中亦云:辣椒“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纲目拾遗》还补充说:“辣椒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所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寒邪初步侵犯之时,食之尤宜。现代研究认为,辣椒有兴奋作用,能刺激汗腺及调整排水机能,又能促进血液循环,柔和血管壁,能驱除风寒湿邪。 胡椒 性热,味辛,功在散胃肠寒邪。正如《本草纲目》所云:“暖肠胃,除寒湿反胃。”但感受风寒外邪初期,食用胡椒,也可起到预防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说:“凡寒痰冷积,四肢如冰,诚为要品。”《食物中药与便方》亦介绍:“冒雨涉水,遭受寒冷:葱白一握,煮稀饭或面条一碗,加入白胡椒末适量,趁热吃下盖被卧,出汗即瘥。”这是卓有成效的预防受寒而导致“脱疽”的好方法。 花椒 性温,味辛,有散寒、除湿之功。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载:“主风邪气,除寒痹,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别录》亦说:“除六腑寒冷,开腠理,通血脉,调关节。”所以,感受风寒之人,尤其是严寒涉水,寒湿外侵之韧,最宜食用,能起到预防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效果。可用花椒60克,加水一碗半,煎至大半碗,放温后服,再盖被微微出汗,以散寒湿入侵之邪。 肉桂 又称桂皮。性热,味甘辛,有散寒邪、活血、化瘀、止痛、温通经络的作用。《本草汇言》称它是:“治沉寒痼冷之药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期,可以称得上是“沉寒痼冷”的顽疾,食之最为适宜。据现代研究,肉桂所含桂油能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的效果。 山楂 性微温,味甘酸,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如宁原《食鉴本草》记载:“山楂化血块,气块,活血。”通过活血化瘀,起到扩张血管,有利于血脉的通畅运行的作用。这对由于寒湿侵袭,引起机体气血不畅,血脉凝滞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羊肉 性温,味甘,有温补气血、暖下温阳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还说它能治“虚劳寒冷”。对于阳虚寒凝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宜食羊肉。可效仿《金匮要略》中的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用羊肉同生姜、当归一起煨食,吃肉喝汤,颇有裨益。 狗肉 性温,味咸,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养血祛寒的作用。体质虚寒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最宜在秋冬季节常吃多吃些狗肉,起到暖腰膝、益气力、助阳驱寒的效果。 狗骨 性温,味甘,能温补气血、除湿去风、通痹止痛、活血生肌。《四川中药志》曾介绍用狗骨“治风湿关节痛,冷骨风痛,腰腿无力及四肢麻木。”同样道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肢端怕冷、发麻、疼痛皆由于寒湿凝聚经脉、痹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食之亦颇适宜。 蛇肉 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蛇肉还有强壮神经的功效。《本经逢原》认为:“蛇,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虽不属痹症,但其发病总与风寒湿冷,经络闭阻有关,蛇肉可祛寒湿风邪,又能疏通经络,所以,“脱疽”之人食之亦宜。
|
上一篇文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食疗 |
下一篇文章: 脉管炎病人的自我保养 |
友情提示:
为了方便患者及又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中国中医中药孔氏特效验方馆特别开设专家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各科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提供最专业治疗方案,并为您的隐私保密。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专家在线咨询QQ:133010517 139010517,与权威专家在线交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拨打专家热线:0431-81234911咨询,专家会给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和治疗方案,帮助您尽早康复! |
|
|
专家咨询QQ:133010517 139010517 健康咨询热线:0431-81234911 专家咨询专线:189-4318-0107 |
|
从医50载,孔彪儒教授
杰出贡献之脉管炎康复汤 |
孔彪儒,我国著名中医教授,从医50年救人无数。借鉴祖辈世代行医治病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和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提高—完善,成功研制出治疗脉管炎的特效中药验方——脉管炎康复汤。该方根据“气行则血行”的中医理论,结合理气、散寒、清热、祛湿、补血、平潜、活血化瘀等辨证施治系列组方,科学、系统、创造性的发现周围血管的实质共性和致病根源:肝肾亏损,精血不足,阳气衰竭,寒邪滞留所致气滞血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而肾主精,精生髓,髓养骨,肾气不足则阳气不升,精血不能畅达四肢,故寒邪乘虚而入,滞留化热,热毒腐肉则溃烂。临床上以上万人的临床病例为依据进行辨证施治。 在治疗手段上,孔教授利用中医“消、托、补和寒者温之,热者清之,实者消之”的治病原则......
>>了解更多 |
|